一辆刚下生产线的崭新SUV,甚至座椅保护膜都没撕,行驶里程表显示为0,却在瓜子二手车交易平台上挂牌供应。
这不是魔幻故事,而是当下中国汽车行业的真实怪象。
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日前撕开了行业的遮羞布:
“目前有几千家二手车经销商在肆无忌惮搞‘零公里二手车’,场面简直乱成一锅粥。”
更刺耳的警示紧随其后。
这位“保定车神”毫不留情地指出:
“汽车产业里的恒大已经存在,只不过没爆而已。”
一时间,资本市场风声鹤唳,买家茫然四顾。
当车轮滚动的不再是技术革新而是财务魔术,中国汽车业的狂飙突进是不是正驶向悬崖?
走进北京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,车贩子老张掀开一辆“崭新”轿车的引擎盖:
“原厂膜都在,4S店直接过户过来的,比新车实惠三成。”
他脚下这辆“零公里二手车”,正是魏建军炮轰的行业怪胎。
这套魔术的操作链条一环扣一环:
4S店为压库的新车完成上牌,虚报为“已售”以骗取厂商推广账户返点;
汽车立即以贬值30%的价格甩给二手车经销商;
二手车经销商启用“国补套利术”——用报废车置换骗取1.5万2万元国家补贴,第三拉低价格;
厂商拿到光鲜的销售数据取悦资本市场,商家靠推广账户返点苟延残喘,二手车经销商赚取补贴差价。
而买家手握“新车”却持二手车发票时,修理维权的长夜才刚最初。
这场皇帝新衣式的狂欢里,唯一真实的只有国家补贴资金的黑洞。
魏建军“汽车恒大”的惊雷并不是空穴来风。
某些新权势已显露出与恒大一样的“高杠杆肿瘤”:
蔚来2024年单车亏损超8万元,负债率高达87.45%,现金流缺口17亿元;
某品牌被曝虚增销售量致提供商18亿坏账,续航1200公里实测仅600公里;
赛力斯应对账款周转天数长达313天,远超行业平均的184天,Supply chain命悬一线;
这与恒大“花钱换规模资本套现产业空心化”的死循环何其相似。
更让人胆寒的是,某些车企的商票规模竟突破四千亿,提供商被迫同意半年以上账期。
当年恒大正是用商票拖垮金螳螂等企业,现在汽车业却重蹈覆辙。
财务美颜术甚至比地产商更“精巧”。
当房企还需通过关联方将新房“洗”成二手房来虚增销售时,汽车生产厂家仅需将新车开进二手车交易市场转个圈,就能在财务报表中完成“从产到销”的华丽转身。
产能借助率不足的真相,被“零公里漂流记”精心掩盖。
零公里幽灵背后,是汽车行业的内卷癌晚期。
2024年行业利率跌至4.3%,全产业链亏损超1700亿元。
某些品牌商家库存系数超越3,意味着三个月不拿货都卖不完现车。
恶性循环的根源深植于进步模式:
厂商为冲量强迫商家压库、商家为推广账户返点亏本甩货、行业数据全方位注水、资本市场继续输血
这种“用抽血保持心跳”的模式,恰是中国二十年狂奔的缩影。
当用四十年走完西方二百年的工业化道路,代价便是将百年产业沉淀压缩成资本催熟的速生林。
好似日本经济评论家野口悠纪雄的警示:
“压缩式进步终将面临复合利息式的代价清算。”
转型阵痛中,电动化雪上加霜。
传统车企一边保持燃油车生产线,一边砸钱搞电动化,结果两头不讨好。
那些卖不动的品牌汽车,最后都变成了零公里二手车的“材料”。
讽刺的是,中国前十车企净收益总和仅为丰田的40%。
当大家在压榨Supply chain中沾沾自喜时,日本车企正用技术壁垒收割全球市场。
当零公里二手车在全国流转时,丰田的氢能车已驶入加州高速。
上海某二手车交易市场内,一排排里程表几乎归零的“准新车”在阳光下闪烁。
它们中有些已库存数月,汽车轮胎开始微微变形。
不远处广告牌上,某新权势车企仍打着“颠覆传统”的标语。
却不知,颠覆者正成为自己过去嘲弄的对象。
魏建军办公室挂着一幅字:“行稳致远”。
当中国汽车产量冠绝全球,大家更需要警惕产能过剩的不真实繁华。
零公里二手车不是惠民的魔术,而是行业集体服用的财务鸦片。
地产商玩过的游戏,在四个轮子上重现——只不过这次,大家再也输不起。
二十年间,中国汽车业从市场换技术到销售量霸榜,却仍在核心技术的深水区挣扎。可能真该停下深思:
当一辆车需要伪装成二手才能“售出”,当一个行业需要造假才能存活,如此的进步速度意义何在?